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媒体聚焦 >

关注脑卒中,关爱生命 ︱ 学术副院长席刚明教授应邀做客闵行区质量办“知·质”电台

日期:2024-09-10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9月5日下午2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学术副院长、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应邀做客由闵行区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全民质量科普系列节目”——“知·质”电台“权威解读”栏目直播间,与大家分享《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用药技巧》,提醒大家关注脑卒中,关爱生命健康。

▲ 席刚明教授应邀做客“知·质”电台

  席刚明教授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一般分为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目前,脑卒中死亡率已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居民致死病因首位的“头号健康杀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实,脑卒中可防可治,预防尤为重要。

  脑中风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席刚明教授传授了两个快速识别方法,即“BE FAST”口诀,或者中风1-2-0三步识别法:“1”是指“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是指“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是指“讲话是否清晰”。

  席刚明教授还详细讲解了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针对未患脑卒中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可控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无症状脑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凝、睡眠呼吸紊乱、炎症和感染等;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肥胖、酗酒、饮食、缺乏锻炼等。

  二级预防指对已经得过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宣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要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利用较强效、高效的措施预防,包括手术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早期的肢体康复、心理治疗。

  三级预防指脑卒中已经发生甚至较长一段时间后,患者出现功能的残障、残疾。此时对患者宣教侧重于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康复指导、康复训练,以及营养平衡支持的指导,也包括用药指导,也较为重要。

  关于高血压用药,席刚明教授指出,要在正确时间服药,根据身体血压波动,一般在早晨6点服药,勿在晚上睡觉前服药。此外,席刚明教授强调服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掰开药片,破坏药物结构和完整性。

▲ 席刚明教授在直播中

  最后,席刚明教授强调,卒中治疗,时间就是大脑。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6 小时内,其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当天,席刚明教授从脑卒中概念,危险因素,早期识别,脑卒中三级预防等方面对脑卒中进行了精彩详细地讲解,让听众获益匪浅。

  秉持“德信为本、精医于民、责任担当、追求卓越”的院训,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一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健康理念,增强社会大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提高脑卒中预防意识。

  脑卒中防治,是责任,更是使命。除了定期组织开展卒中防治科普讲座进社区系列活动,每年“5.25世界预防中风日”、“10.29世界卒中日”,医院都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日科普宣教及咨询活动等,以多手段、多形式的载体切实有效地开展脑卒中科普宣教工作。

  同时,医院持续深入完善脑卒中防治体系,不断优化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建设,探索出了理论、实践并行的防、救、治融合性卒中救治“一体化模式”。“患者至上,质量为先”。凭借着过硬的医疗技术、先进的设施设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便捷的就诊流程,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评为“示范防治卒中中心”,并成为长三角卒中专科联盟单位,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委员单位,“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更获得上海市首批“创新医疗服务品牌”称号。

▲ 成为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委员单位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接下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将继续“防治并举”,期待与“知·质”电台等大众传媒一起持续向大众普及卒中防治知识,积极履行医院社会责任担当,为降低卒中发病率,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而努力!

医院动态

更多

热点视频


德信为本 精医于民